傷寒論的六經氣場及保養方式

這是教中醫的JT叔叔總結一些臨床醫生和他自己觀察的心得,本人稍做一點整理:

一般來說,中醫的系統有五行和六經,這邊只講六經,先從人體最底層陽氣最弱的三陰,再講到最外層陽氣最強的三陽(這邊不講辯証和用方劑保養的方式)。裡面有很多象徵比喻(也就是這些都是掰的,因為無法確定真相,所以用象徵比喻來幫助了解),越下面陽氣含量越強:

厥陰風木: 象徵將東西黏合起來的能力,壞掉的話就是陰陽分裂,中醫的對應是肝,肉體的心臟(心包)系統,(上熱下寒証,飢而不欲食,……一堆怪病….)。就觀察,現在的人,很多都是直接壞到這裡了。 厥陰風木保養方法是不要好辯,好辯的人整天要把事物分善惡,分是非,缺乏統合陰陽的能力(以辯證法來看就是缺乏看不同事物角度,並且將不同情報統合再一起的能力的人),另外是不要有代償反應的事情,例子就是明明長得矮,卻天天宣告自己很高,沒錢天天說自己發大財…等等不面對現實卻愛面子的事情,簡稱裝B,直接炸壞厥陰氣場。據JT老師說認識的許多醫生,碰到厥陰氣場壞的人,直接退診或是想辦法婉拒或激怒病人,讓你不用再來了,省得麻煩。(病脈:弦數,弦緊,複雜的怪脈)

少陰君火: 如果以能量比喻的話少陰君火是光,後面會提到的少陽相火比較像是熱,中醫的對應會是心神,腎氣,靈魂上的心,內分泌的腎,(腰痠,腿軟,看到床就想躺上去,腎虧XD…….)。壞的話,大概甚麼事都懶懶得不想做。保養的建議,就是找到自己生命中熱愛的事情去做,要做自己喜歡的事,不可以為其他事情去交易自己靈魂的呼喚。(病脈:,沉微細,沉微數,右手尺脈幾乎把不到的就幾乎是這樣的人了)

太陰濕土: 土能吸納萬物,象徵是將其他各經能量中和的能力,類似雙向調節?!(脾,肺系統) ,不是在小說裡常聽過想念一個人,想到吃不下飯嗎?!所以保養方式就是不要空想的太多,要有實際的付諸行動。(病脈:濡弱,沉)

以下是三陽:

少陽相火: 也就是少陰君火轉化過直接可利用的能量(膽,三焦膜網系統)。保養方式就是不要去控制別人。因為你會發現,想要去嘗試用各種方式控制別人(強迫他人接受自己的想法),不管別人有沒有被你控制,這都是消耗自身能量的最好方式。(病脈:弦)

PS:陰陽和寒熱是不同向度的事情,往往有人常上火就以為自己是熱,其實可能是真寒假熱,瘀血,上熱下寒的厥陰體質,陰虛上火,甚至癌病的陰實化火…. 全都還是在陰證的範圍內。現代的人,要屬於陽性體質的,已經是少了。

陽明燥金: 這是象徵把東西分開的能量(大腸,胃系統)。保養就是斷捨離了,例子比較明顯,就是純金氣的大腸,當你吃了上萬元的大餐,變成大便了,還是一樣就拉了,在事物事業或投資上發現他已經沒用了,能果斷停損丟棄,即使在人際上投注多少愛和心力,發現已經是一坨屎了,也要毫不猶豫切斷。活得像大腸一樣,這是培養陽明燥金氣的方式XD(病脈:洪大,洪實)

太陽寒水: 保護人體最外層的氣場,也就是陽氣最多的氣場(膀胱,小腸系統)。太陽經保養就是老子說的”上善若水”,耶穌說的”溫柔的人有福了”,用柔和的力量對待萬事萬物,就像甘地那樣,可以發揮非常強大的力量,可惜,現在很少這第一道氣場滿滿的人了,現在的人都是用相反的力量去對抗自己以為的反面力量,直接損傷厥陰經。(病脈: 浮緊,浮緩,浮數)

PS: JT叔叔演講中倒是有舉了幾個例子,遇過少數這樣的人,都是很溫和,不會想去對付人,但是遇到有別人想要對抗這樣的人,不知不覺就被整得很慘(也就是被所謂的上天,上帝整)。另外特別提到,如果是裝出來的溫和善良,那反而是厥陰裡最糟的修道病,常見於宗教團體裡,一些一開始表面上看起來特別有光環的人吧。

JT叔叔說現代的人應該是每道氣場都多多少少會有些破洞,通常中醫的修復方式是從最底層的厥陰先補起來,再修補少陰,慢慢修復到最外層的太陽,這樣治療比較不會卡關(當然還有很多細部眉角),身體就會越來越好了。

PS: 先說明,中醫的五臟六腑呢,和解剖學上的是不一樣的,是以功能來分的,不是以實質看到的器官來分的。這邊講的都是保養方式,要是感冒生病,病毒邪氣打到哪一個經絡,那就是照書辯證論治了。

PS: 老師還有說一種就是解離的人(類似心理變態),這樣的人其實也不會生病了,因為在能量世界已經拋棄他了。

PS: 以上說法僅供參考,當然因為這是中醫的象徵性觀點。主要是歸納一些中醫的臨床觀察經驗,並沒考慮到西醫的(也無法考慮,因為觀察點不同),重要的是,沒考慮到幾乎很少去看病的人,在統計上,會有所謂”純活者偏差”的現象發生。

PS: 其實最後JT也有說,人甚麼時候出甚麼事掛掉,根本也是無法掌握的。養生保養,也只是讓自己活得更開心,更健康而已。想想自己做做人體實驗,生活也是增添樂趣,也有過差點被自己毒死的經驗,也算是增加了一些人生經驗吧!!


發表迴響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